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1998年上半年非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进展情况的通报

时间:2024-07-22 19:47:1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0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1998年上半年非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进展情况的通报

劳动部办公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1998年上半年非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进展情况的通报

1998年8月2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继续推动非国有企业加快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督促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实现全面建立新型劳动用人制度的目标,现将1998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情况通报如下:
截止1998年6月,全国乡村集体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从业人员达2055.6万人,比1997年末增加了111.1万人;私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人员达548.5万人,个体工商户签订劳动合同的从业人员达365.6万人,分别比1997年末增加81.3万人和42.2万人。
从1998年上半年各地报来的数字分析,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非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广东、福建、河北、上海、吉林等地增幅明显。但从全国情况看,今年以来,非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总进程比较缓慢,多数地区签订劳动合同人数增幅不大。此外,据部分地区反映,部分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停产、歇业,以及部分从业人员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企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等原因,导致部分非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比去年末有所下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非国有企业大力推进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仍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我部今年工作部署,年末乡村骨干集体企业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要达到80%。各地在全力完成当前劳动保障中心任务的前提下,要继续抓好非国有企业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采取下达目标任务、按月定期调度、深入企业指导推动和充分利用劳动监察等手段,提高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督促双方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指导企业依法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确保今年乡村集体骨干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目标任务的完成。
1998年非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情况,请于1999年1月20日前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

附件
1998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企业、
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进展情况表
单位:万人
----------------------------------------------------------------------------------------
| | 乡村集体企业 | 私营企业 | 个体工商户 |
| 省 |------------------------|------------------------|------------------------|
| 份 | 已签合 | 占总数 | 已签合 | 占总数 | 已签合 | 占总数 |
| | 同人数 | 百分比 | 同人数 | 百分比 | 同人数 | 百分比 |
|------|------------|----------|------------|----------|------------|----------|
|北 京| 27.5 | 93 | 4.8 | 91 | 5.4 | 70.4|
|------|------------|----------|------------|----------|------------|----------|
|天 津| 17.5 | 94 | 11 | 86 | 17.5 | 94 |
|------|------------|----------|------------|----------|------------|----------|
|河 北|106.8 | 99.9|146.9 | 99.9| | |
|------|------------|----------|------------|----------|------------|----------|
|山 西|163.3 | 88.8| 19.4 | 80.4| 33.2 | 70 |
|------|------------|----------|------------|----------|------------|----------|
|内蒙古| 5.3 | 2.8| 1.5 | 15.3| 0.8 | 22.2|
|------|------------|----------|------------|----------|------------|----------|
|辽 宁|148.4 | 63 | 38.5 | 88 | 76.3 | 71 |
|------|------------|----------|------------|----------|------------|----------|
|吉 林| 34.4 | 90.1| 5.6 | 81.2| 16.1 | 83.2|
|------|------------|----------|------------|----------|------------|----------|
|黑龙江| 11 | 39 | 7 | 72 | | |
|------|------------|----------|------------|----------|------------|----------|
|上 海| 30.2 | 40.5| 5.2 | 36.6| 2.5 | 25 |
|------|------------|----------|------------|----------|------------|----------|
|江 苏|241 | 88 | 30 | 49 | 9.2 | 10.8|
|------|------------|----------|------------|----------|------------|----------|
|浙 江| 94.2 | 48.5| 18.8 | 24.8| 4.1 | 12.4|
|------|------------|----------|------------|----------|------------|----------|
|安 徽| 32.8 | 67.1| 4.7 | | 0.9 | |
|------|------------|----------|------------|----------|------------|----------|
|福 建| 99.1 | 81.6| 24.4 | 95 | 8.6 | |
|------|------------|----------|------------|----------|------------|----------|
|江 西| 35.2 | 78.4| 6.6 | 56.6| 7.1 | 30.1|
|------|------------|----------|------------|----------|------------|----------|
|山 东|141.8 | 94.9| 27.1 | 90.6| | |
|------|------------|----------|------------|----------|------------|----------|
|河 南| 86 | 96 | 23 | 92 | 13 | 93 |
|------|------------|----------|------------|----------|------------|----------|
|湖 北| 70.6 | 66.3| 20.9 | | 5.2 | |
|------|------------|----------|------------|----------|------------|----------|
|湖 南| 23.6 | 31 | 12.7 | 17 | | |
----------------------------------------------------------------------------------------
----------------------------------------------------------------------------------------
| | 乡村集体企业 | 私营企业 | 个体工商户 |
| 省 |------------------------|------------------------|------------------------|
| 份 | 已签合 | 占总数 | 已签合 | 占总数 | 已签合 | 占总数 |
| | 同人数 | 百分比 | 同人数 | 百分比 | 同人数 | 百分比 |
|------|------------|----------|------------|----------|------------|----------|
|广 东|376.2 | 71 | 89.6 | 65.9| 76.9 | 38.1|
|------|------------|----------|------------|----------|------------|----------|
|海 南| 0.8 | 90.2| 1.3 | 83.1| 2.4 | 92.4|
|------|------------|----------|------------|----------|------------|----------|
|广 西| 68.1 | 79 | 12.5 | 80 | 4.5 | 80.1|
|------|------------|----------|------------|----------|------------|----------|
|重 庆| 66.8 | 70.3| 19.8 | 76.2| 14.8 | 74 |
|------|------------|----------|------------|----------|------------|----------|
|四 川| 43.8 | 54.8| 10 | 87.3| 15.7 | 71 |
|------|------------|----------|------------|----------|------------|----------|
|贵 州| 5 | | 7.6 | | 2.7 | |
|------|------------|----------|------------|----------|------------|----------|
|云 南| 27.4 | | 4.2 | | 3.7 | |
|------|------------|----------|------------|----------|------------|----------|
|西 藏| | | | | | |
|------|------------|----------|------------|----------|------------|----------|
|陕 西| 28 | 70 | 4.5 | 55.8| 11 | 55 |
|------|------------|----------|------------|----------|------------|----------|
|甘 肃| 6.3 | 60 | 1.9 | 59.3| | |
|------|------------|----------|------------|----------|------------|----------|
|宁 夏| 1.33| 35 | 0.42| 37 | | |
|------|------------|----------|------------|----------|------------|----------|
|青 海| 0.7 | 71 | 0.5 | 53 | | |
|------|------------|----------|------------|----------|------------|----------|
|新 疆| 9.5 | 40.5| 4.7 | 43.8| 5.5 | 11.2|
|------------------------------------------------------------------------------------|
|(注:本表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限于城镇范围) |
----------------------------------------------------------------------------------------


关于印发哈密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行政公署


哈行署发〔2006〕106号



关于印发哈密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各委、办、局:
《哈密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办法》已经2006年第9次行署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哈密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结合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政务信息,是指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各行政部门(单位)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产生或获取的应当公开发布的以文字材料、视听资料、网络媒体等载体记录的其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情况的内容。
本办法所称行政机关是指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各职能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第三条 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由地区行署办公室、地区监察局负责组织实施。
地区监察部门和行署法制工作机构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对各行政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议。
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公开职责范围内的政务信息,并指定专门机构及人员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 政务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真实、及时、便民原则,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政务信息实行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第五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政务信息公开的权利人,依法享有向行政机关提出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无偿提供政务信息,不得收取信息服务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地区行署实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定期发布重大政务信息。具体工作按照《哈密地区行政公署新闻发布实施办法》办理。
第八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职责权限主动公开下列政务信息:
(一)涉及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规范性文件和发展计划
1. 地区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制定的涉及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规范性文件;
2. 地区、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内容及其实施和完成情况;
3. 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它各类专业规划等内容。
(二)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1. 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报、发生及处理情况;
2. 扶贫、优抚、救济、救灾、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
3. 土地征用、土地征用补偿方案和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及有关听证情况;
4. 城镇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拆迁公告、安置方案、补偿标准及有关听证情况;
5. 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依据、条件、程序、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办理结果和监督投诉渠道;
6. 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三)公共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情况
1. 各县(市)城市、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情况及工程进展情况;
2.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
3. 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
(四)政府机构和人事基本情况
1. 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及职责权限、办事程序;
2. 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职权和法律责任等;
3. 行政机关领导班子分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
4. 公务员招考、录用的条件、程序和录用结果等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它政务信息。
第九条 下列政务信息不予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涉及商业秘密或者公开信息可能导致商业秘密泄露的;
(三)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公开信息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侵害的;
(四)正在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政务决策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与行政执法有关,公开后可能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的正常开展或者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不予公开的信息。
属本条第(二)、(三)项情形,相关当事人书面向行政机关明确表示同意公开政务信息的,应申请人的申请,行政机关可以公开。
第十条 各行政机关对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政务信息,应当采取下列方式及时予以公开:
(一)设立固定的板报专栏;
(二)政府公众网站;
(三)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
(四)专门设立的政务信息公开服务热线;
(五)档案管理机关设立的档案公开专栏;
(六)其它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政务信息的形式。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自生效之日起15日内在政府公众网站和设立的固定板报专栏上公开。除上述两种途径外,还可采用其它形式公开规范性文件。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并适时更新本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和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目录。政务信息目录应当记录政务信息的名称、基本内容的简要表述及其产生日期,并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发布供公众查阅。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将本机关具体负责政务信息公开事务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信箱等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咨询和查询。
第十四条 对行政机关主动公开范围外的其它政务信息,实行依申请公开制度。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掌握该信息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必须表述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内容特征,以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查询。
公民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民的姓名、工作单位、证件名称及号码、联系方式等;
(二)所需政务信息的内容表述;
(三)申请提交时间。
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法人和其他组织名称、法定代表人及联系方式等;
(二)所需政务信息的内容表述;
(三)申请提交时间。
行政机关可以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的格式文本。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与申请政务信息公开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登记,并根据下列情况及时给予书面答复:
(一)属于应当公开的,制作公开决定书;
(二)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三)属于主动公开的且各单位已经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应当指引告知申请人;
(四)属于应当主动公开但未公开的政务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并且指引告知申请人;
(五)申请的政务信息不属于受理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如能够确定该信息掌握机关的,应当告知联系方式;
(六)申请公开的政务信息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对属于本行政机关的受理范围且属于可以提供的政务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在办妥手续后当场提供;不能当场提供的,应当在办妥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提供。
因正当理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将答复的期限适当延长,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第十六条 要求提供的政务信息含有不予公开的内容,但能够区分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可以公开的部分。
第十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求行政机关向其提供注册登记、税费缴纳、社会保障等与自身相关的政务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明,当面向行政机关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对所需政务信息的内容表述,并由申请人(申请法人代表、申请组织负责人)签名或者盖章。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与自身相关的政务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完整、不适时或不相关的,有权要求有关行政机关及时予以更改。受理的行政机关无权更改的,应当转送有权处理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对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身相关信息的查询、提供,国家、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地区监察部门、行署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定期对各行政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各行政部门(单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务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地区监察部门和行署法制工作机构投诉。
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并向申请人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区行署办公室,地区监察部门、行署法制工作机构要求或建议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哈密地区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由地区行署或地区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一)不履行政务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政务信息公开内容的;
(二)公开的政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隐瞒或者不提供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的;
(四)服务态度恶劣,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五)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机关政务信息目录的。
第二十一条 依据本办法属于应当公开范围内的行政机关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在本办法施行前没有依法公开的,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个月内通过政府公众网站予以公开,也可同时通过其它形式公开。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制定政务信息公开办法。
地区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上级行政机关的要求,制定本行政机关的政务信息公开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地区行署办公室会同行署法制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地区简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的通知

贵州省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


铜署办发〔2008〕172号


 
 
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地区简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市、特区人民政府,大龙开发区管委会,行署有关工作部门:

  《铜仁地区简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已经行署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铜仁地区简化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

  近年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自发开垦耕地以及涉农资金实施的坡改梯、园地、人工草地等项目,均有一定的新增耕地面积,是新增耕地的一种补充形式。但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中间需要的程序较多,且手续较复杂。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简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程序,制定本规定。

  一、项目的组合

  1、新增耕地单块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单独成一个开发或整理项目;

  2、以村、组为单位,通过多个地块组合成一个开发或整理项目,组合后新增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项目;

  3、以村、组为单位,通过多个地块组合成一个开发或整理项目,组合后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下5亩以上的项目。

  二、项目的申报

  1、组合后新增耕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项目、组合后新增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上,由各县土地收购储备整理中心申报;

  2、组合后新增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下的项目,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申报。

  各县(自治县、市、特区)国土资源局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严禁化整为零。

  三、项目的立项

  (一)单块面积在100亩以上的项目立项应提交的资料

  1、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立项请示(代项目踏勘报告);

  2、县级人民政府对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的批复文件;

  3、可行性研究报告,附1:10000的地形图、现状图、总规图。

  (二)组合后新增耕地面积30亩以上的项目立项应提交的资料

  1、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立项请示(代项目踏勘报告);

  2、县级人民政府对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的批复文件;

  3、项目建议书,附1:10000的地形图、现状图、总规图。

  (三)组合后新增耕地面积在30亩以下5亩以上的项目立项应提交的资料

  1、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立项请示(代项目踏勘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附1:10000的地形图、现状图、总规图;

  2、县级人民政府对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的批复文件。

  地区国土资源局根据各县(自治县、市、特区)申报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资料进行审查立项批复。

  四、项目的规划设计

  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可以参照《省级新农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成果编制要求》进行简化,由各县土地勘测规划所进行编制。

  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简述的主要内容为:1、项目的概况;2、新增耕地的潜力分析;3、项目建设内容及布局;4、投资估算;5、规划图(图件比例尺大于1:2000的实测图,采用自由坐标)。

  对于坡改梯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自行开垦,涉农部门组织实施的园地、人工草地等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布局配套设施;实施的小面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也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布局配套设施。

  项目规划设计不组织评审和审查,由各县根据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的建设内容,参照相关项目投资标准进行投资,组织项目实施。

  五、项目实施

  1、对于坡改梯、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自行开垦,实地已是耕地的,且基本符合新增耕地条件,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属于未利用土地的项目,要根据规划设计实施完成配套设施工程,才能作为新增耕地予以验收。

  2、对于涉农部门组织实施的园地、人工草地等项目,要求其管护利用措施到位,并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的项目,可以对项目的地块、坡度等要求放宽标准,同时,要根据规划设计实施完成配套设施工程,才能作为新增耕地予以验收。

  六、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

  1、属于土地开发项目的,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可以直接测量新增耕地地块面积,得到新增耕地面积;

  2、属于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面积测算可以用项目区竣工后测量耕地面积减项目区原耕地面积(土地详查图班台帐面积),得到新增耕地面积。

  七、项目的竣工验收

  (一)验收提交资料

  1、验收申请报告和项目验收申请表;2、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的初验报告;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4、项目竣工图(比例尺大于1:2000,采用自由坐标);5、项目建成后土地利用管护措施。

  (二)竣工验收内容

  项目检查验收主要内容:项目工程成果和文字图表成果。

  1、项目工程成果:(1)项目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2)农田水利工程;(3)道路工程;(4)其它工程。

  2、文字图表成果资料:《项目竣工报告》、《初验报告》、《项目竣工图》和《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等。

  (三)项目验收程序

  1、自检。项目竣工后由业主单位写出项目竣工报告,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

  2、初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业主单位提出的项目验收报告,组织项目的初验,初验合格后,写出项目初验报告(局长或分管局长签字),并向地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报告。

  3、验收。地区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验收申请和初验报告,及时组织农业等有关部门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发放验收合格证。对于组合后项目面积在30亩以下的项目的验收,在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初验的前提下,地区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验收,以县为单位抽查不低于10%,经抽查不合格,注销该县已验收项目的新增耕地合格证,同时取消该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资格。

  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由验收组提出整改意见,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完成整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整改的监督管理工作。整改结束后,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验收,并对质量负责。